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7-09
DNA生物传感器:2007年,四川大学用DNA荧光指示剂嵌入DNA双螺旋的大小沟槽的结合方式。毛细管内壁通过Poly-l-lysine将20-mer-ssD-NA探针固定,制成的DNA-FCB与互补靶DNA杂交、GV染色后,通过检测杂交产物的荧光强度,可实现对靶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应用该染料作为dsDNA的荧光标记物,靶DNA用量仅需12μL,靶DNA的浓度在0.4~4μmol·L-1(2.4~24mg·L-1)范围内和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65.911x+3.9944,r=9.9989);RSD<3.5%;检出限0.39μmol·L-1(2.2mg·L-1),达到了微量检测靶DNA的目的。2008年,方刚,张运良等,使用压电基因传感器进行DNA计算克服了可行解识别困难的问题。唐艳丽,王树以水溶性共轭聚合物作为新型荧光探针,设计了系列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核酸传感体系,成功实现了对DNA构象转化、甲基化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灵敏检测。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通过自组装法及共价法固定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制备了电DNA生物传感器。将巯基丙酸(MPA)自组装于金电极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再利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活化作用将ssDNA探针序列固定于金电极表面。将ssDNA修饰的电极与待测溶液中人工合成的转基因食品中常有的根癌农杆菌终止子(NOS)基因片段进行杂交,在[Fe(CN)6]3-/4-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和电阻抗谱扫描,表征ssDNA同定及杂交过程。优化了ssDNA固定条件。待测溶液中DNA浓度在1.0x10-7~1.0×10-10mol/L范围时,其浓度的对数值和ssDNA/Au电极与dsDNA/Au电极峰电流差值的变化值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22。检出限为8.1×10-11mol/L。
下一条: 我国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联系我们
联系:冯东(分析生物化学研究室副主任)
手机: 13864093920
传真: 0531-82946785
QQ: 1039952047
地址: 济南市历下区科院路19号
新闻中心